把普通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变成寓教于乐的宣教基地;每周一张“红灰榜”赏罚分明,分类不到位的对象专题找原因促改进;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看的不是合格率、优秀率,而是满分率……在每天有1200人办公的市公安局机关大院里,要让人人养成垃圾规范分类投放的习惯并不容易。
然而,市公安机关落细落实,办好了这件事关文明的“关键小事”,垃圾分类工作成效连续多年在全市党政机关中名列前茅,获得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等称号。近日,市公安局再次获评“苏州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单位”。
打造“新时尚”示范基地
多种形式推动“我愿分”
走在市公安局机关大院里,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平平无奇的清洁屋,被融入各种垃圾分类文化元素,打造成全新的宣教示范基地,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特色飞行棋、干货满满的“新时尚”文化墙、不用动手接触就能轻松完成规范投放的智能垃圾投放箱,每一件巧思都创意十足,让人印象深刻;道路边的绿化带里,立着各种主题环境花草牌;楼道间,分类投放设施科学配置,并配有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将投放需求考虑周全……每一处融于工作环境中的“时尚”细节,时刻提醒大家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全系统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电子屏、警信通和内部广播系统等宣传阵地深入营造氛围,推广生态环保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举办各种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培训会、推进会、参观活动等,引导广大警务工作者关注支持、积极践行“指尖文明”。
全警参与、全员考核
清单式长效管理促“分到位”
不仅要“我愿分”,更要“分到位”。为了让人人成为垃圾分类的行家,市公安局各级单位把垃圾分类纳入了年度计划和机关党建内容。
按照党政机关示范引领目标和任务清单,市公安局在系统内定下了“民警、辅警、职工等人员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台账普及率100%、设施设置率100%、投放正确率95%”的要求。今年以来,市公安局邀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成员、“小蜜蜂”志愿者宣讲团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了公安网上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超过6000名民警参加,其中满分者近3000人,满分率达到45%,通过全警参与、全员考核,保证广大民警、辅警都能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目前,全市公安系统已全部实现目标要求,能更好地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真正在全社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为了检验各个部门落实垃圾分类的成效,推动“比学赶超”,市公安局推出了垃圾分类“红灰榜”制度。根据自身涉及面广量大人多的特点,市公安局机关大院各部门每月都要接受一次垃圾分类专项检查,各分局、驻外各部门每季度接受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张榜公布,并和年终考核挂钩,全面推行奖惩机制。被通报的灰榜对象将上会专题研究,查找问题落实改进,通过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整体提升,把垃圾分类理念和行动规范灌输、落实到每一个机关部门、每一个警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
让环保理念辐射周边
推动绿色文明全员接力
引领绿色新时尚,就要做好垃圾分类践行者、示范者、推广者。在一场场环保公益活动中,市公安局将垃圾分类“全员参与,辐射周边”的理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并带动更多身边人共推绿色“新时尚”的文明接力。
今年夏天,市公安局依托少儿暑托班,举办了一场以“小手拉大手,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手绘报征文活动,吸引了全市民警、辅警及职工举家参与。百余户警务人员家庭通过手绘环保画报、写下垃圾分类故事,一起描绘文明的绿色家园。不少孩子还将自己与父母合力完成的作品带到学校,与同学、老师分享,引导更多人倡导垃圾分类。
为了将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落于实处,市公安局在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光盘打卡”行动。设置“光盘行动”主题宣传画板,举办“餐饮不浪费”倡议签名活动,引导全体民警厉行节俭。截至目前,市公安局超过7600人参与了光盘打卡行动,参与率超过90%,在苏州市“全民光盘”排行榜上进入前三,成为除高等院校以外,党政机关中的首位。在食堂食物制作环节,市公安局通过菜品多样化、优选食材,避免浪费;推出半碗饭、自助菜品少量多出、半自助区“小份多取”、晚餐剩余打折外卖等措施,减少浪费现象发生。在用餐高峰期,市公安局成立了督导小分队踩点“纠错找茬”。如今,不仅是本单位的警务工作者,不少外来人员也在带动下,自觉“光盘”,成为垃圾源头减量的积极践行者。 (苏报记者 肖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