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省级“非遗”明珠,自3月份起,常熟市沙家浜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通过多次实地走访,抢救性收集、记录、整理遗失的石湾山歌歌词和曲谱,初步摸底约80首歌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沙家浜石湾山歌作为地方传统“活”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逝世和传承断档正在逐渐消亡。2019年,石湾山歌被列入苏州市抢救性保护项目。今年,沙家浜镇启动石湾山歌抢救性保护工作,围绕石湾山歌的原真性、完整性、活态性特征,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化拓展山歌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工作。该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通过多次走访常熟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水英、浦梅珍及其他民间石湾山歌手,一方面抢救性记录那些即将遗失的石湾山歌词曲,另一方面挖掘、记录民间文化高人的师承关系、成长经历、主要事迹、专业成就、目前处境、未来展望等具体细节,希望给后人保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和资料。预计从5月份开始,该镇将进行山歌录音打谱工作,届时将组织专人利用文字、录音、录像、打谱、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全面、真实地采录山歌资源,对传统曲目进行录音,并对其目前生存现状及以后保护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记录。
沙家浜镇文化站长苏雪英说,沙家浜将不断推进石湾山歌进校园、进村(社区)、进企业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扩大石湾山歌的传播范围和知晓度,为石湾山歌的传承打下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沙家浜镇还将邀请专家学者编写教材,并聘请杨水英等石湾山歌传承人每周一次给唐市中心小学的石湾山歌小社团授课,让身处水乡的孩子有更多机会亲近这一“非遗”项目,培养“非遗”文化接班人。
据悉,石湾山歌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江苏省非遗代表性项目,是吴地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驻常熟首席记者商中尧 通讯员 张绿漪 邵一心)